撰文/曾婕伃 藥師
「兒童益生菌 品牌好多! 到底怎麼挑?」
「朋友的小孩都在吃益生菌,每個人推薦的品牌都不同,怎麼挑選呢?」
只要為人父母,相信都有遇過挑選益生菌的煩惱,這是當然。
讓寶貝吃下肚,又是每天補充的,當然要特別留意。
益生菌的確對身體有很多好處,像是抑制壞菌、改善消化道菌相、增加抵抗力…等,
挑選的首要重點,和其他營養品一樣:「安全性」。
不及格的益生菌最常見兩個安全疑慮,就是「導致抗生素抗藥性」、「成分添加輕瀉劑」。
添加輕瀉劑、軟便劑在成人益生菌特別常見
(常見如:氧化鎂MgO、番瀉葉、臘腸樹果實)。
成人因為飲食、壓力、生活習慣,導致便祕而尋求益生菌的不在少數,這個特點也就成了輕瀉劑在益生菌添加的原因。
輕瀉劑的確可以快速改善排便,但使用上需搭配正確衛教概念,若長期食用可導致耐受性(越來越沒效),變成惡性循環,用在兒童使用更是需要避免的!
好在是否有添加輕瀉劑、軟便劑,在外包裝的成份欄就一目了然囉!
以下圖為例,在眾多成分中看到氧化鎂,就知道這是有添加氧化鎂的產品。
除了細看產品成分,若益生菌的廣告文宣中出現:
「一天見效」、「告別便祕」等聳動字眼,購買挑選時就要注意是否有添加除了益生菌以外的其他刺激成分!
++++
再來講到抗生素抗藥性,最經典的案子就是糞腸球菌( Enterococcus faecalis )與屎腸球菌( Enterococcus faecium )-兩者台灣在2018年開始禁止使用。
其實歐盟早就禁止使用了,為什麼台灣還賣了好一陣子,而且賣的嚇嚇叫呢?
原因是腸球菌是便宜的菌,成本不用拉高太多卻可以添加到聲稱的高菌數,但益生菌質比量更重要道理,卻不是一般消費者了解的。
市售益生菌這麼多種,中文名都有看沒有懂更何況後面的學名,對於想找優質益生菌的媽媽們簡直是雙眼昏花、直接投降。
這邊提供一個挑選小技巧,讓外行人也可以一秒簡易判讀菌種品質-「命名編號」。
以下二圖為例,同為「鼠李糖乳桿菌」下圖的Lactobacillus Rhamnosus後面多了GG。
代表此菌株是做過功效測試,而且可能表現還很不錯,所以特別把這支抓出來命名且製造。
而被命名菌株的功效測試的內容是什麼,則是因為台灣食品法規規範,
通常無法直接在產品文宣直接說明,民眾若有興趣也只能另外蒐尋找資料了。
最後講到台灣益生菌長期的消費迷思-比拚「菌數」及「菌種數」,而不重視「菌種」。
前面有說到益生菌質比量重要,像腸球菌就是經典的例子,好發酵又便宜,俗抅大碗,但是並非是適合長期補充,對身體有益處的。
過多的菌數和菌種數反而造成打壞原來平衡的菌相、甚至造成腸胃不適(相信不少人都有吃益生菌反而拉肚子的經驗)
除要知道專利益生菌是所費不貲的,號稱高菌數、多菌種又祭出破盤價格,往往是最需要留意的購物陷阱。
相對的,品質優異的益生菌擁有好的「定植率」、「能耐酸耐膽鹼」、「專利功效」甚至「能發明展上得獎」,需在適合的「菌數」、適合的「菌種數」才能發揮所長。
益生菌是需要長期補充,讓好菌長住,增強自身保護力的,一次性大量使用,不管市售任何品牌都不適用。
以上是益生菌挑選推薦介紹,希望日後在挑選時能有所幫助。